学院要闻

国家杰青杨国昱、王泉明、孙为银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7-12-04
  • 点击量:

1129日上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北京理工大学杨国昱教授, 国家杰青、清华大学王泉明教授, 国家杰青、南京大学孙为银教授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做了题为“稀土氧合团簇有机骨架中的协同配位策略”、“金银团簇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多孔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微纳材料”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副院长王国明教授主持,学院老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杨国昱教授首先围绕氧合团簇化学简单介绍了COFsCluster Organic Frameworks),包括过渡金属氧簇、稀土氧簇、主族金属氧簇等的合成,然后详细地向大家展示了其在稀土氧合团簇领域构建的系列配合物材料,及其独到的设计思想和组装策略;王泉明教授首先介绍了金属团簇这一领域的研究背景,然后系统地讲述了其课题组在高核银簇、金纳米团簇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阴离子模板法构筑新颖的高核银簇合物、金银团簇磷光材料的理性合成等,并提出实现团簇功能化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探讨金银团簇在发光、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孙为银教授首先介绍了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然后从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性能等方面向大家详细展示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整个报告会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丰富了与会教师和研究生对团簇化学的认识,并拓宽了师生们的专业学术视野。报告结束后还进行了现场互动,专家对我院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耐心解答。

杨国昱,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暨百人计划。荣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142015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承担了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研究。已在Chem. Rev.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论文39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研究,包括过渡金属氧合团簇、锗氧团簇、稀土氧合团簇、硼氧团簇及氧合团簇单元构建的多孔材料、催化材料及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等。

王泉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9年和1992年分别获得厦门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到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1998年赴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并于2001年获博士学位。2001年到2005年间,分别在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美国Rochester University化学系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UC Riverside)化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2005年回国,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20156月至今,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从事金属团簇化学研究,特别是金、银团簇的结构修饰与性能调控。主持国家基金委杰青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等。在Acc. Chem. Res.Sci. Ad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孙为银,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无机化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化学快报副主编。J. Coord. Chem.编委,CrystEngComm顾问编委。中国化学会第28届、29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晶体学会第5届、6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首届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面上项目。已发表SCI论文300余篇。2014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1420152016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

 

 

 

 

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 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