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6月29日、7月6日于博观206举办青年学者讲堂(第七期、第八期)专题讲座。青年学者讲堂自2019年开办以来,各位受邀老师们通过分享他们的从学、从研、从教经历,教育引导我们大学期间应该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如何有效进行自我管理。同时,老师同学们通过对课题研究及科研方法的交流,也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创新兴趣,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七期和第八期青年学者讲堂分别邀请青岛大学四层次特聘教授冯佳和青岛大学三层次特聘教授孙童主讲,2020级、2021级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冯佳老师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手性出发,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我们介绍了联芳基轴手性的构建及螺手性发光分子的合成研究,轴手性是由于手性轴旋转受阻而产生的一种手性表现形式,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及有机功能材料中。冯佳老师以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参会同学对联芳基轴手性的构建及螺手性发光分子的合成研究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孙童老师从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谈起,随后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从SECM介绍及工作原理、利用SECM对二维催化材料的原位表征、利用快速扫描模式对TMDs相变过程的原位表征三个方面切入,介绍了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定量研究二维催化材料活性位点的原理、方法及应用,使同学们对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定量研究二维催化材料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

在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两位老师也一一耐心解答,为同学们今后的求学规划和科研方向提供了宝贵建议。

在分享的最后,两位老师都结合自己的自身科研经历,鼓励同学们直面苦难,持之以恒。要学然后知不足,格物致知,勇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