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团队

生物功能材料与纳米分析化学研究团队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2-24
  • 点击量:

团队负责人: ,博士,二级教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杰青,山东省“生命分析化学”优秀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2010年12月获博士学位,2015年1月于南京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4年4月至今于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荣获山东省青年五四奖章、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 Mater.、Chem. Sci.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6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件;出版英文专著、中文专著各1部。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青岛市自然科学二等奖、青岛市青年科技奖等科研奖励。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中,国家优青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7项(其中,省杰青1项、省优青1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市厅级项目3项。担任学术期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青年编委。

指导学生荣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讲《分析化学》、《光化学分析》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1.光电化学生物传感。设计合成功能光电纳米材料,通过核酸、生物酶等生物媒介实现生物识别与信号放大。借助3D打印技术实现传感器件的设计和打印,建立便携化检测模式;构建光电传感界面及信号调控手段,构建生物燃料电池自供能传感器,拓展多模态检测方法。

2.生物原位成像分析。构建一系列新型仿生纳米生物探针,结合核酸信号放大手段建立成像分析新方法,实现活细胞内重要生物分子的精确定量分析和原位成像检测,为分析化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3.肿瘤精准诊疗一体化研究。设计合成功能化生物纳米新材料,通过组装分子识别单元,建立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的多模式协同靶向治疗策略,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精准诊疗一体化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联系方式:

热忱欢迎国内外青年才俊加入本团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热忱欢迎优秀学子加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联系邮箱:bisai11@126.com

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 266071